2024 年 12 月 30 日,浙江省召开了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 […]

2024 年 12 月 30 日,浙江省召开了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会上,相关发言人透露,浙江省已有 1.2 万余家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跃升至 1.0,比原计划提前一年达成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目标。

“数字化改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是第一步。” 今年发布的《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评估规范》明确规定,数字化水平等级划分为数字化 1.0、数字化 2.0、数字化 3.0、数字化 4.0 这四个等级。其中,数字化 1.0 对应单一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数字化 2.0 代表多项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数字化 3.0 意味着核心业务环节的数据集成和综合应用;数字化 4.0 则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催生新模式新生态。

省经信厅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处长张君介绍:“浙江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逐级提升。” 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目标的推动下,浙江各地构建起了 “中小企业轻量化数改 —— 数字化车间 —— 智能工厂 —— 未来工厂” 的梯度培育机制。2024 年度,超过 6600 家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跃升至 2.0,数字化水平 2.0 以上企业数量相较于上一年提高了 13.01 个百分点。

宁波作为制造大市,同时也是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今年实施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超 2700 个,数量在全省位居首位。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从政策、标准、实施、评估等层面统筹发力,‘点’‘线’‘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例如,支持吉利汽车、方太厨具等整机型龙头企业以商业订单为切入点,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各环节供应链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从而打造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的新型供应链体系。

根据浙江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省的 38 个工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两个环节的数字化普及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 81.86% 和 91.02%。从 “415X”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总体上优于其他三个产业集群。其中,集成电路企业、智能电器企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以及高端新材料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在各自所属产业集群中排名第一。

通过数字化改造,许多企业收获了显著成效。友成机工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模具和零部件生产的企业,经过改造后,工厂车间的换产效率提高了 4 倍,有效库存降低了 21%,人均产值提升了 23%。然而,友成机工副总经理、友成科技总经理李晓春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发现,找到适合自身且了解行业的服务商成为最大难题。因此,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数字化服务商子公司友成科技,凭借自身的行业经验,为同行业的制造型企业提供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会上公布了 2024 年度新增的 87 家省级数字化服务商企业,并对历年省级数字化服务商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分类评定。最终确定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为综合型数字化服务商,杭州德创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等 106 家企业为行业型数字化服务商,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等 121 家企业为场景型数字化服务商,以此进一步畅通数字化转型的供需对接。杭州推出了 “1 + 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的模式,为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新路径、新方式。

接下来,浙江将以 “产业大脑 + 未来工厂” 为引领,以 “人工智能 + 制造” 为主攻方向,强化以创新为动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精准培育优秀服务商,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