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低代码:软件产业的效能革命
目录
序言:迎接软件开发的"中间件"时代
导读:谁应该阅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洞见——低代码的下一站
第一章:软件产业的共同困局
- 1.1 定制化需求的"泥石流":交付成本与客户满意度的悖论
- 1.2 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如何摆脱价格战的漩涡
- 1.3 技术演进的"两难":重构的风险与守旧的代价
- 1.4 开发资源的"瓶颈":核心产品迭代与定制需求的人力争夺战
第二章:低代码的迷思与进化
- 2.1 传统低代码平台的局限性:能力边界与"卡脖子"风险
- 2.2 零代码、模型驱动、脚手架:为何它们无法解决软件厂商的核心痛点?
- 2.3 自研低代码的陷阱:成本、周期与不确定性的三重门
- 2.4 破局之道:"中间件"模式——低代码产业的范式转移
第二部分:解码——星云低代码中间件全景图
第三章:核心理念:什么是低代码中间件?
- 3.1 像集成Redis一样集成低代码:无缝、无侵、无感
- 3.2 星云低代码的三大定位:赋能者、连接器、放大器
- 3.3 核心价值主张:三天集成、无需重构、全栈赋能
第四章:架构基石:深度解构星云低代码
- 4.1 总体架构:前后端分离与微服务化设计
- 4.2 前端架构:基于Vue 3与Ant Design的无限扩展能力
- 4.3 后端引擎:等效Java的可视化逻辑开发能力
- 4.4 数据层:多源异构数据库的无缝连接与操作
- 4.5 安全架构:从权限到数据的全方位防护体系
第五章:核心能力:全栈可视化开发详解
- 5.1 前端页面开发:从基础组件到复杂交互的可视化构建
- 5.2 后端接口开发:变量、逻辑、循环、事务与异常处理
- 5.3 数据模型设计:可视化定义与数据库脚本生成
- 5.4 外部系统集成:多协议API调用与数据同步
- 5.5 移动端适配:响应式布局与PWA支持
第三部分:实践——从集成到精通的实施指南
第六章:集成嵌入:三天赋能现有系统的实战
- 6.1 集成前准备:环境评估与团队组建
- 6.2 四步集成法:前端嵌入、用户对接、权限打通、业务桥接
- 6.3 性能与稳定性保障:部署架构与最佳实践
- 6.4 常见集成问题排查与解决方案
第七章:开发实战:低代码赋能业务创新
- 7.1 开发范式转变:从编写代码到"组装"应用
- 7.2 模块化与原子化设计:打造可复用的业务积木
- 7.3 复杂业务逻辑实现:自定义脚本与混合开发模式
- 7.4 实战案例一:快速定制一个ERP系统中的客制化报表模块
- 7.5 实战案例二:构建一个跨系统(ERP to MES)的数据同步流程
第八章:AI赋能:低代码与智能开发的融合
- 8.1 AI+低代码:为何是"最强拍档"?
- 8.2 业务系统智能化:在应用中嵌入AI数据分析与对话能力
- 8.3 智能开发助手:用自然语言生成数据模型、页面与接口
- 8.4 未来展望:AI驱动下的人机协同开发模式
第九章: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
- 9.1 角色重塑:赋能实施、测试、产品经理成为"公民开发者"
- 9.2 开发资源复用:建立企业级的可复用组件库
- 9.3 版本控制与团队协作:可视化开发下的工程化管理
- 9.4 项目陪跑:如何借助星云服务成功启动首个项目
第四部分:价值——驱动软件商业成功
第十章:对软件厂商的战略价值
- 10.1 产品力提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脱离同质化内卷
- 10.2 交付力革命:实施成本降低50%,交付效率提升3-5倍
- 10.3 商业模式进化:从卖产品到卖"产品+定制平台"
- 10.4 生态构建:赋能合作伙伴,共拓市场
第十一章:对甲方企业的转型价值
- 11.1 掌握自主权:快速响应业务变化,不再受制于厂商
- 11.2 降低IT成本:以更低门槛和成本构建专业系统
- 11.3 加速数字化进程:自研MES、QMS等核心系统的成功路径
第五部分:生态与未来
第十二章:信创与国产化适配
- 12.1 全面支持国产化: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的适配实践
- 12.2 政企项目落地经验分享
第十三章:客户案例精选
- 13.1 乙方厂商案例:
- 税友集团:如何为180+分子公司定制复杂税务数据同步功能
- 中鼎智能:如何基于星云低代码打造并销售WMS产品
- 现代物流:如何为TMS系统注入敏捷定制能力
- 13.2 甲方企业案例:
- 好孩子集团:如何自研7套系统,验证平台极限开发能力
- 甜啦啦:如何实现全公司系统低代码化
- 追觅科技:如何实现跨系统数据同步与智能分析
第十四章:星云低代码的未来蓝图
- 14.1 技术演进方向
- 14.2 生态合作战略
- 14.3 对软件开发未来的展望
后记:成为软件产业进化浪潮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