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阶段:底层逻辑与架构定位 | 第1篇 | 星云不是平台,是中间件;重新定义低代码形态 | 为什么中间件模式是低代码的必然趋势?什么是增强现有系统而非替代它? |
| 第2篇 | 三类嵌入、零重构:低代码与传统系统的集成机制全解析 | UI嵌入、权限打通、数据复用的标准化对接路径,真实架构拆解。 |
| 第3篇 | 星云 vs 传统低代码:基于Mendix、力软的技术栈区别 | 模式比较、技术栈对比、适用场景划分,谁更适合存量系统集成这一核心问题。 |
| 第4篇 | 厂商为什么一定要做低代码?软件公司的商业价值分析 | 如果你有客户、有交付、有项目压力,那你就需要“低代码中间件”。 |
| 第5篇 | 星云架构全景图解:从服务引擎到组件的完整技术路径 | 解析中间件核心结构,含组件、服务、注册、调用、部署五大机制模型。 |
| 第6篇 | 前端搭建能力详解:Ant Design + ECharts 高自由度可视化开发 | 拖拽搭建页面、组件驱动、风格配置、事件驱动全面实现原理。 |
| 第7篇 | 后端逻辑开发完全指南:从接口到逻辑的节点式编排 | 类Java语言能力、流程配置引擎,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无代码处理。 |
| 第二阶段:全栈开发能力模块详解 | 第8篇 | 数据库连接能力一览:跨库访问、事务管理与信创支持 | 多数据库连接机制(MySQL/Oracle/达梦/金仓)与国产化适配优化策略。 |
| 第9篇 | 系统接口集成实战:REST 接口打通 ERP、OA、金蝶用友 | 集成现有系统的三种方式,如何将已有接口API转化为低代码服务。 |
| 第10篇 | 业务组件封装实战:从UI到逻辑的完整能力封装 | 解析组件的三层能力(展示、交互、功能),组合成真正的业务流程单元。 |
| 第三阶段:扩展与定制能力深入 | 第11篇 | 如何沉淀企业级组件资产?组件封装与平台复用机制 | 基于业务场景的组件沉淀机制,自定义配置项+输入输出绑定详解。 |
| 第12篇 | 自定义脚本引擎解析:JS / Python / Groovy 的嵌入与应用 | 支持高级逻辑扩展的三种脚本开发方式,包含调试技巧与性能优化机制。 |
| 第13篇 | UI主题配置:如何与现有系统保持视觉统一? | 页面样式适配、组件样式调整、主题自动继承和切换机制。 |
| 第14篇 | 报表设计全流程:从数据源到报表系统的可视化路径 | 探索报表引擎的字段映射、多表关联、计算逻辑与权限控制。 |
| 第15篇 | 多租户与多客户场景下的定制化应用策略 | 如何支持多个客户独立定制+系统更新+标准化、模块化、配置化最佳实践。 |
| 第16篇 | 为什么客户一定要定制?中间件低代码帮你反转局势 | 把定制能力交到一线,不再堆人力:用技术工具赋能服务团队。 |
| 第17篇 | 源码+低代码的混合开发实战案例 | 标准化产品+定制需求并行:真正实现产品与项目的协同开发方式。 |
| 第四阶段:实施交付与项目实战 | 第18篇 | 权限体系对接机制:Token认证+功能级控制怎么做? | 探索多系统单点登录、菜单级权限、接口级权限、数据级权限的对接模式。 |
| 第19篇 | 工作流引擎实战:多分支流程、节点权限、流程图配置 | 用可视化流程图实现业务流程,不需要代码即可配置完整审批流。 |
| 第20篇 | 独立部署+混合集成?三种典型部署模式对比分析 | 私有化模式、混合模式、SaaS模式部署方式及适用场景,自主掌控技术栈。 |
| 第21篇 | AI应用接入实践:如何用低代码连接大模型能力? | AI+业务系统场景落地,调用LLM模型实现自动填表、智能问答、内容生成等功能。 |
| 第22篇 | 打造企业专属低代码平台的三阶段经验框架 | 从系统集成,到能力复用平台,再到业务定制中心的产品演进路径。 |
| 第五阶段:行业应用与企业视角 | 第23篇 | 如何构建企业的"低代码资产库"?可持续发展的组件沉淀方式 | 组件、接口、模板、报表的资产管理与复用机制搭建指南。 |
| 第24篇 | 不只是国产替代:信创环境中的中间件低代码实践 | 解决国产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集成适配的真实架构与性能表现。 |
| 第25篇 | 技术负责人视角:低代码中间件的ROI如何计算? | 用"人效提升""项目周期缩短""定制成本下降"三个维度量化评估投资回报。 |